液晶屏(LCD)本身只负责显示图像,它并不能直接实现触摸功能。要让工业液晶屏具备触摸交互的能力,必须在其显示面板的前方(最外层)集成一个独立的触摸感应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触摸屏(TouchPanel)。
触摸屏技术种类繁多,但目前工业和消费领域最主流、最成熟的两种方案是电容式触摸屏和电阻式触摸屏。
无论是哪种技术,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感应手指或笔尖在屏幕上的压力或电流变化,将位置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然后传输给设备的控制器(Controller)。
电容屏是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高端工业/医疗设备的主流选择,其触摸感应层通常由一层或多层透明导电膜(如ITO)构成。
感应层结构:在玻璃基板上,制作有横向和纵向交错的电极矩阵(X轴和Y轴)。
感应过程:当人体手指(具有导电性)接触到屏幕表面时,会吸走接触点附近微量的电流,改变该区域的静电场和电容值。
定位:触摸屏控制器(TouchControllerIC)通过监测X轴和Y轴电容值的变化,计算出触摸点的精确坐标。
多点触摸:电容屏天生支持多点触控(Multi-touch),因为它能独立监测多个电容变化点。
优点 | 缺点 |
高灵敏度:轻触即可感应,操作流畅。 | 价格较高:制造工艺相对复杂。 |
高透光性:显示效果好,清晰度高。 | 抗干扰性略低:容易受环境静电或电磁干扰影响。 |
耐用性高:表面是钢化玻璃,耐刮擦、寿命长。 | 戴手套不灵敏:必须使用导电材料(如特殊手套或导电笔)才能操作。 |
电阻屏是一种压力感应技术,主要用于低成本、需要高环境适应性的工业设备,例如部分老式POS机或工业HMI。
感应层结构:由两层透明导电材料(通常是ITO)构成,中间由微小的绝缘点隔开,形成微小的空隙。
上层:柔性的薄膜层,涂有导电层。
下层:刚性的玻璃层,也涂有导电层。
感应过程:当手指、笔或任何物体(包括戴手套的手)施加压力接触屏幕时,会使上下两层导电层在接触点处短路连接。
定位:控制器向其中一层施加电压,通过测量短路点另一层的电压值,即可计算出触摸点的坐标。
优点 | 缺点 |
低成本: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 透光性差:内部有多层膜结构,影响显示亮度。 |
抗干扰强:只对压力有反应,不受环境温度、灰尘或湿度的影响。 | 容易磨损:表面是薄膜材质,长期受压后容易出现划痕或破损。 |
万物可触:戴手套、使用任意笔、指甲等都可以操作。 | 不支持多点触摸:大多数传统电阻屏仅支持单点操作。 |
1.空气贴合(AirBonding):触控层与液晶之间有空气间隙,成本低但反射强。
2.光学贴合(OCA/OCRBonding):通过光学胶全贴合,提高透光率和抗震性,是工业和车载触摸屏主流工艺。
3.In-cell/On-cell技术:将触控电极直接集成在液晶面板内部,减少厚度、提升精度,是高端智能终端的主流方向。
触摸屏的集成方式:将LCD变为触摸显示器
将LCD面板转化为触摸显示器的过程,就是将上述触摸感应层(TouchPanel)与LCD模组进行贴合和信号连接。
这是决定最终显示效果和坚固性的关键步骤:
空气贴合(AirBonding):在LCD与触摸屏之间留有一层空气间隙。
优势:成本最低,返修方便。
劣势:容易进灰、水汽,在户外或强光下容易产生反光和折射,显示效果差。
光学全贴合(OpticalBonding/OCA/OCR):使用光学胶(如OCA固态胶或OCR液态胶)将触摸屏完全粘合到LCD的显示表面上。
优势:消除空气间隙,极大降低光线反射,提高屏幕对比度,防尘、防潮、抗震性能优异,是高端工业设备的首选。
劣势:成本高,返修困难。
触摸屏需要额外的电路来工作:
感应层:通过柔性电路板(FPC)连接到触摸控制器IC。
控制器:触摸控制器IC通常通过I²C或USB接口将触摸坐标数据传输给主设备(如工控机或嵌入式主板)。
液晶屏实现触摸功能,是依靠在其玻璃表面添加一个独立的电容或电阻感应层,并通过先进的全贴合工艺将其紧密集成,最终依赖独立的触摸控制器实现精准定位和数据传输。现代技术已实现显示与触控的深度集成,从早期的电阻式外挂,到如今的In-cell电容触控一体化模组。工业与医疗领域的触摸屏更强调防干扰、防尘、防水和长期稳定性,使其成为人机交互界面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
杭州立煌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工业领域的液晶显示驱动方案提供商,与京东方(BOE)、天马(TIANMA)、龙腾(IVO)、友达(AUO)、群创(Innolux)、京瓷(Kyocera)等多家全球领先液晶面板制造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专业供应多品牌、全系列的工业级液晶显示屏与定制化解决方案。
上一篇:AUOG121STN02.0友达光电12.1寸宽温工业液晶模组在医疗液晶屏中的价值解析
下一篇:没有了